参观导览:
开放时间:
4月1日至10月31日
9:00-16:30
(16:00停止入馆);
11月1日至3月31日
9:00-16:00
(15:30停止入馆)。
每周一全天闭馆维护。(国家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)
详细地址:
大连市旅顺口区列宁街42号
扇子,又称“凉友”,由称呼便可看出古人对扇子的情有独钟。古往今来,扇子一直是文人墨客的怀袖雅物。扇子,或载丹青,或承翰墨,扇骨雕刻巧夺天工,可以说,小小的扇子浓缩了诗、书、画、雕刻等工艺于一身,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精华缩影。
与长轴大卷相比,扇面画应属小品,而恰恰因为是小品,艺术家反而得以无拘无束,自如挥洒,流露出“真性情”,将其最真实、最生动的艺术品格引于笔端。小小扇面,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与技巧,更是艺术家厚积薄发的心灵昭示。
扇与书画何时结缘,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,但从整个发展历史来看,早期扇面是从实用品到艺术品演变而来的。早期的扇面画,主要是用来装饰、点缀扇子。到了唐代,由丝绢为扇面,以竹木为骨架的纨扇盛行,因绘有丹青重彩而更显艺术魅力,也成为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见证。进入宋代,扇面画正式开启“扇面之于绘画”的历史格局,扇面作为一种小品性的绘画形式完全从扇子中脱离出来,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,并空前繁盛。明清时期,折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,带来了折扇书画艺术的繁荣,铸就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另一个高峰。此时扇面画已不再像宋代由专业画家绘扇为主流,而是转变成为文人自娱的绘画样式,文人墨客摇扇吟诗作对,达官显贵持扇附庸风雅。
扇面画,作为中国传统书画中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,将扇子的实用功能与书画的观赏功能巧妙的结合起来,既提高了扇子的品味,又将日常的生活用品赋予了情趣和文化内涵。小小扇面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,散发着独具特色的中国气质。扇载书画,珠联璧合,代代相传,且影响所及朝鲜、日本等地。
旅顺博物馆有着悠久的历史,丰富的书画类藏品资源,扇面类文物更是不乏“四王”、“海派”等一代名流的上乘之作。此次展览均选自馆内藏品佳作,拟分为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书法四个单元。值此国庆佳节来临之际,通过此次展览,使广大观众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扇面画的独特魅力,尽情感受古代文人雅士挥毫泼墨、寄情即兴,同时,将中国传统艺术得以普及与弘扬。